20181028

設計公司價值如何計算?


在公司組織之中常常會產生這樣的矛盾,有時候我們會用營業額來作為公司的指標,或是公司的人數,或是公司的大小。這些都是屬於能被計算的,似乎也代表著公司的規模。
但公司的價值是什麼?
什麼東西可以讓別人說,你是個有「價值」的公司?
#利潤
這個應該是最容易計算的部分,通常就是以總營業額減掉成本,不過在設計服務的時候產生的耗能往往難以預估,都是要到了後期才能結算利潤,而且很多的狀況產生的浪費也是很難精準計算,比如說發想設計的時間未必是在上班,可能是下班的時間看到某個有趣的概念而產生想法,亦或是因為在與業主在溝通上有所誤解,所以導致重複工作,這部分就很難估算進去。
這樣造成計算方式會無法完全的精準,我們的解決方式會從經驗之中抓一個可能的時間表,用不同的方式測算出可能產生的費用及成本,乘以一個指數,計算成為我們的經驗成本。
#工作時數
理論上來說單位坪數工作時數越長,表示成本越高。但這個工作時數的計算方式也會連動到設計費用單價,或是工程造價、員工薪資的問題,變因非常多。
我們的工作計算方式就是將所有的變因列出,將其做相關計算,大概是 總設計費/坪數 得到每坪單價,將總工作時數算出,再除以坪數,得到單位工作時數之後,在用個人薪資水平做比例權衡,得到一個我們的標準指數。
但,這個也很難反應出真實的工作狀態及成本。
我們目前依舊再用更精準的方式不斷嘗試,期望可以預估出真正可以反應在設計業的成本模式。
#案件成效
有沒有得獎?完成之後會多受歡迎?並且可能帶來多少未來案件?案件是不是真的能夠徹底執行?媒體效益如何?等等的都很難被量化。
得獎需要技巧,各種不同獎項的目的都不同,評斷的標準都不同,所以在參賽我們也有一些策略執行的模式。而得獎之後要如何繼續宣傳?如何獲得媒體青睞?這也是我們正在努力的地方。
如果以粉絲頁作為主要的平台看來,FB的工具的確可以參考,不過近來的粉絲頁演算法不斷調整,我們的觸及成本從本來最低0.4元暴增到2元,這也是我們目前面臨到極大的挑戰。
雖然愛因斯坦說了:可以被計算的不一定有價值,有價值的不一定可以被計算。
但如果一切不把大部分工作量化,那真的經營公司完全靠的是運氣。
#晴天見聯盟

設計師最難的就是同理心

今天在聊天的時候想到這個命題。
#功能
設計師必須了解功能,才能有設計的準則、規範,也才能理解為何尺寸這樣訂定。
#需求
業主都會有各種需求,如果沒有同理心,如何參透業主的需求?
再者,其實設計的需求者往往來自於社會各種階級,更需要了解各種不同的人尋求的美好。
#與眾不同
最矛盾的就是,設計必須與眾不同。不然怎麼能夠突出?
所以我們常常說,設計是一種恐怖的平衡,他的確在同理心以及叛逆的心中間不斷拉扯。
想起在我辦公室進門的一段箴言:
Learn the rules like a pro,  and break them like an artist.
#晴天見聯盟
#晴天見策略

20181026

美食街有感



 今天到北京的商場吃飯,跟台灣美食街不同的模式在於,中間並沒有一排排的座位區,取代的是一個個的小攤位。而在側邊的店家比台灣大,但裡面有大約10個左右的座位。
這個又引起我的好奇心了。
#消費者心態
台灣的美食街採用中間的共用區域,兩邊的攤位比較多,所以很多人是去那邊先佔了位置,然後再去點餐,對於消費者來說挺舒服的。
 北京美食街沒有共用區域,所以消費者來說會比較辛苦,必須選定商家然後等寥寥無幾的位置,所以很多人幾乎就是外帶,去商場的其他地方找地方吃。

 #選擇多樣性
台灣側邊的選擇多樣性多,但難以體現出專業,因為在小的空間中能夠表現的地方有限,而在北京的商場來說,雖然多樣性沒有這麼多,但只要裝潢稍微控制一下的確看起來都是能夠爭奇鬥艷,而消費者停留的時間反而拉長,而其他多樣性更多呈現在中間的區域(在台灣是座位區)。
北京的消費者我認為是比較辛苦的,因為幾乎沒有座位可以坐。但因為消費者眾多,所以似乎大家在等待也無所謂。

#商場角度
先說共用的座位區:
北京因為少了座位區,所以在管理上變容易,不用清潔人員在處理這些收餐盤、清掃的動作,而因為減少了座位,取而代之的是其他攤位,維護成本也轉嫁到這些商家身上。
再說營利:
通常商場都是保底抽成,中間更多的商家形成美食街的多樣性,雖然原本側邊的商家數量不足於台灣的設計,但側邊因為面積較寬而形成「微餐廳」的模式,剛好可以展現專業,又可以因為中間座位區成為小的商家而展現多樣性。

這樣看來這樣的投資成本及維護成本對於商場來說較為低廉,是個好方法。
#晴天見聯盟
#吃飯好好吃在想什麼
#觀察學習
#如有雷同_說不定是真的

20181023

看到的價值,以及實際的價值



今天中午在台北吃一碗滷肉飯40,還有一碗筍乾40,還有一碗普通的不得了的排骨湯80。
早就知道台中台北的滷肉飯不能比較,但價錢仍然讓我久久不能自己。
但重點是那碗筍乾,他賣40元但意外的大。
我思考這個邏輯。
我想有時候這些智慧真的要來自街頭。如果依照滷肉飯及排骨湯的邏輯,筍乾其實他可以賣一樣價格,量可以不用到這個的一半,但為何他選擇40卻這麼大碗?
這我就思考的策略問題了。
如果以消費者的邏輯來看,筍乾是小碗的,叫做符合「很貴」的價值判斷,這樣對於老闆不利,他的所有物件都會被貼上「很貴」這個標籤。所以如果用比較大的量來平衡,消費者會有一種被補償的錯覺。
以老闆的邏輯來看,筍乾的價格不高,但因為物件看起來量大,所以選擇用筍乾作為填補,並且由於筍乾的代工廠多,不用自己製作,價格低廉,好控制並且品質穩定。至於為何不用20元一半的量?因為這樣價格很難提升,對於整體營業額難有幫助。並且在消費者觀點來看並不是好的策略。
所以我們客觀看來,我們要理解什麼是看到的價值,以及他實際的價值。
以筍乾為例:
看到的價值就是「很大碗」這件事。
實際的價值是「成本低」、「好操作」、「觀感好」。
簡單說,筍乾是老闆的好朋友,戰力最強的夥伴。

20181021

往後的公司,都將成為企劃策略公司

照片攝於泰國某日午後。有時候路很明顯在那,你可以選擇很快的方式,你也可以選擇走的稍微辛苦一點,但看到的風景以及細節更多。

這是在解密蔦屋裡看到的一段話。
這件事情我的體會再深也為不過了。當我們的企業來到了一個規模(其實也未必要到那個規模),我們開始不斷思考企業的本質是什麼,我們的客戶到底要我們什麼。希望我們可以提供什麼給他們。
客戶要的是我們的設計嗎?還是什麼讓他們想要來找我們?企業的本質是什麼?這點也讓我們思考許久。

後來發現因為我們服務的企業多了,並且深入研究一些商業的邏輯及思考模式,發現在設計上是有很絕對的關係,而設計的起頭就是企劃,我們要先理解使用者是誰,並且理解他們要什麼,想一想,這不就是企劃策略嗎?
企劃的內容就是要怎麼把商品賣出去,怎麼把客戶服務好,有好的感受,或是在服務的過程中,體現出價值,進而反映到價格上。
在晴天見的企劃策略內容就是:
本質的服務就是設計,對於設計的專業,而更多的就是在於商業邏輯的策略思考,先重新審視企業本質,先去尋找企業本身的價值。
其實很多企業的價值不明確,但卻把重心放在如何讓顧客光顧等促銷,這是錯的。有了企業的價值,促銷才有意義。
找到真正的企業價值,我們做的設計就能符合企業本身價值,消費者更能找到品牌核心,這才是我們真正的服務策略及項目。



#晴天見聯盟
#策略先行
#晴天見策略
#每天思考每天寫